搜索
西班牙华人网 首页 头条 华评 查看内容

毫无顾忌的“华人私刑”

2016-6-19 16:29| 发布者:国宝印社| 查看:749| 评论:0

摘要:  欧浪时评:如果说起一位经常在马德里市中心一带进行招摇撞骗的华人骗子,想必许多侨胞并不会陌生。这位三四十岁的华人男子经常会以遇到急事,急需用钱为名,向路上的中国人,以及周围的华人店主“借钱”。有时他 ...
  欧浪时评:如果说起一位经常在马德里市中心一带进行招摇撞骗的华人骗子,想必许多侨胞并不会陌生。这位三四十岁的华人男子经常会以遇到急事,急需用钱为名,向路上的中国人,以及周围的华人店主“借钱”。有时他更会冒充一些华人店主的亲戚,向店面周围的西班牙邻居“借钱”。结果,不仅让尚不知情的同胞深受其害,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华人的形象。

  
  虽然这位骗子每次所骗的钱额不多,基本都是十块,二十块的,但他利用人们的爱心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来骗取钱财,乃至损害华人形象的做法,却让许多侨胞深恶痛绝。为此,西班牙的华文媒体也曾多次报道过此人的劣迹,在希望大家不要上当受骗的同时,也呼吁侨胞们能够通过报警,举证等法律手段,让这位华人骗子能够受到法律制裁。
  
  也许是由于西班牙法律较为宽松,目前这位被一些侨胞称为“小平头”的骗子仍然逍遥法外,于是有人在各种自媒体泛滥的华人“微信朋友圈”里下了一剂“猛药”,以新闻的形式,公开贴出了“小平头”的大头正面照和侧面照,并且还要“请朋友们帮忙扩散”。这下子,以前在相关新闻中只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抽象“骗子”,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了起来。一个留着刷毛式平头,眉骨和颧骨较高,皮肤黝黑,穿着蓝色短袖衫的华人男子立刻火遍了“朋友圈”。
  
  或许是处于对骗子们的愤恨,也许是猎奇心理使然,传说中的“小平头”被“露脸”以后,以疯狂的扩散速度在侨胞们的手机中被转发。人们借助现代网络科技,看到了,记下了这个被指“在西班牙深深危害了你我他数年之久”的“骗子”。于是乎,在千夫所指中,“小平头”虽然逍遥法外,但已经“淹死”在华人的唾沫星子里。想必,其脊梁也一定给“戳”得是千疮百孔。
  
  然而,面对所谓正义的揭露,有侨胞提出,披露他人照片的人有什么资格,以及证据,能证明照片中的男子就是传说中的“小平头”?又拥有什么样的权利,或是依据将“被露脸”的华人男子定罪为“骗子”?如此,只用自己所主张的正义,简单,随便地就对一个人进行定罪,然后再在公共媒体上毫无顾忌地公布其私人大头照,并利用舆论号召公众进行扩散,以对其施以“毁誉”等惩罚,这简直就是毫无法制可言的,赤裸裸的“私刑”。
  
  此外,面对所谓“骗子”的大头照,也有侨胞表示,即使对方真的就是骗子,作为媒体,或是其他单位和个人,也无权对其进行“审判”,冠以“骗子”的罪名。同时,公开散布对方的私人照片,也涉嫌侵犯了他的肖像权和名誉权。所以一些在“微信朋友圈里”自称为媒体或记者的个人,其做法从感情上讲可以理解,但是从法律上说,则是涉嫌违法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照片中被指四处骗钱的“华人骗子”反过来维权的话,那么这位平时只骗十块,二十块的人,很可能就要狮子大开口地索赔了。这样一来,好心做出“义举”的人,反到自身难保了。
  
  华人在西班牙生活,总受到“生活圈子封闭”的指责。实际上,在很多方面,旅西华人也的确有不与当地和谐融入,自成体系的习惯和做法,例如有名的“全工半保”,或利用群体舆论,“头面人物”来解决社会问题,以及相互间的矛盾和纠纷等等。然而,西班牙是一个法制社会,旅西华人在这里生活,入乡随俗,依法办事,是最根本的。大家受到侵害,或是看到违法犯罪行为,首先要做的是通过各种途径寻求法律的帮助,而不是私下解决,或是自以为“正义”地动用“私行”,通过“网络暴力”去惩罚对方。如此,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而且还会造成另一种违法,或犯罪。
  
  此外,网络的发达,尤其是个人网上社交工具的普及,也让媒体成了一个入门门槛极低的行当。在泥沙俱下,人人都可跃跃欲试之际,最基本的底线和行业素质还是要有的。这就像一个人要开店,起码要认识钱和会数钱一样。当你以一个华文媒体记者的身份打去电话采访,甚至都没有自报家门是哪个媒体,就要让侨胞有问必答,要配合你所谓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时;当你接到人家发来的照片,听了几句坊间传言,就毫无顾忌的将私人照片贴得满城风雨时;当你将一个女留学生的照片与详细披露其个人隐私的新闻炒成热点,然后她的尸体在“与帅哥私奔”的流言蜚语中突然被警方发现时,你是否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任何“记者”和“为人”的底线。所以,在为自己带上所谓“媒体记者”的高帽之前,还是请先学学如何做人,然后再好好地补一下法律知识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