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浪时评:日前,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则求助信息,讲的是国内一位年青的女大学生,被到中国去的一个巴塞罗那大学教授所骗,而后随这位年近六旬的西班牙人来到巴塞罗那,并为对方生了一个孩子。哪曾想,孩子刚出生后,西班牙教授就翻脸不认人,将孤儿寡母的华人女子及其幼儿赶出家门。面对身在国外,走投无路的困境,这位初为人母的年青女子,开始向周围的同胞寻求帮助。一些热心的华人也为她在“朋友圈”内发出了“伸出援手”的呼吁短信。 看过这则消息以后,立刻想起了一年多以前所接到的另一则来自国内的求助信息。发来邮件的同样也是一位华人妙龄女子。在随信照片中,她抱着一个刚出生不久的混血婴儿,一脸的愁苦。这位国内女子介绍,自己被一名西班牙媒体驻中国的记者所骗,与对方同居生子。在孩子尚未出生之前,那西班牙人说要回国开会,等再回中国之后,就要把她们娘俩儿给办到西班牙来。可这西班牙人一走,从此就渺无音讯。所以,这中国女子在经过望穿秋水的等待,以及无尽的失望之后,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求助于旅西华人的一些团体,希望能帮孩子找到“父亲”。 上面所说的两位中国女子都有着同样被抛弃的命运,也都凄凄切切地讲述了自己被“骗”的经历。看着她们为此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作为同胞,的确是感到气愤和心痛。现在,在中国,类似这样的事例已经屡见不鲜。当一个又一个华人年青女子,被老外们“骗”上床,最后有了孩子,再惨遭抛弃,其中原因难道只能用一个“骗”字来解释吗?这到底是老外们太能“骗”了?还是我们中国人,尤其是华人女子在人生观和婚姻观上有了问题? 旅西华人由于身在国外的原因,能够更多,更清楚,更直接地看到一些想要外嫁,或是已经外嫁的中国女们,所展现出来的一种深刻的,也许是中国所特有的民族性问题。当看到一个西班牙老头挎着个年青的中国女子从身边走过,特别是这女子看到同胞后,两眼望天般一副高傲的神情时;当听到那些被老外所“骗”的中国女子,四处求助,声泪俱下般讲述自己悲惨的境遇时;当华人之间发生矛盾和纠纷,外嫁女领来西班牙老公,或男友,就可以自觉底气十足,有恃无恐时,中国人一个极其丑陋的一面,“崇洋媚外”就暴露无疑。 “崇洋媚外”,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麻木的词汇。它已经深深融入到整个社会的观念和意识中。以至于很多中国人看到西方洋人,就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那是财富和更好的生活,以及地位高人一等的象征。 对于这种民族性的自卑行为,有社会学者说,在中国惨痛的近代史中,西方的坚船利炮不仅击碎了天朝上国的幻想,更击溃了国人传统的文化观念甚至是民族自信,随之而来的是对自我的无限否定,以及对西方的绝对崇拜。现在,中国可能在物质文明上稍稍追赶上了西方,但是在文化自信上却仍处于“跪舔”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外国的渣男,只要稍来些花言巧语,一些中国女子便会带着靠婚姻过上西方生活的梦想,防线皆无地上当受骗。还有的中国女子,嫁了老外,哪怕对方是爷爷辈的,或是一个loser(生活中的失败者),碰上同胞,同样也是趾高气昂地优越感十足。 对此,有侨胞听了巴塞罗那那位华人女子的求助信息后说,连人均收入水平比欧盟平均水平低了一大截的西班牙,都能冒出几个到中国随意骗“花姑娘”的渣男,可见国人的“崇洋媚外”已经到了何种程度?!而这从另一方面看,也正应了中国那句俗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对于异国他乡一个被骗,然后又被抛弃的中国女子,说了以上这些,似乎有些太过无情,然而面对一个个已经被骗,或是即将被骗的众多女性同胞,如果能让她们自信起来,不再认为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圆,在今后能够更严肃,更慎重地对待自己的异国恋情或是婚姻的话,这就是最大的善意,最及时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