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时报马德里讯 上月初,本报曾经发表了一篇名为“人民币持续暴跌 欧元破8近在咫尺 有人欢喜有人忧”的文章(点击链接查看文章详情),而如今,这一刻真的来了,并且汇率仍有持续高走的趋势,那么,旅西侨胞该如何应对?留学生目前情况又是否乐观?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位仓库区的批发商张先生(化名),在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留学的王同学(化名)以及在马德里谋生的林先生(化名),他们向我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汇率)
“产品市场的雷同,导致实际红利变小”
张先生告诉记者,从原则上来说,汇率上升是一件好事,然而从上远来看,他并不这么认为。张先生表示,华商经营模式本身是以打折促销为主的销售策略,所以导致产品、市场很是趋同,市场竞争对手很多。即使欧元上涨,但是因为存在竞争关系,市场上销售价格反而会下降,只要有一点点利润空间产生,竞争对手就会抓住这个空间进行打压来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产品市场趋向度高是一个主要的问题。他同时表示,对于一些产品具有特殊性质的或者针对主流市场的,还是有一些增值空间的,而汇率上涨的情况对于这些产业,是有好处的。
他说,因为自己是做批发的,因此在付款方面是有利的。但是备货的环节,只是备一部分的货,因此也仅仅针对这一部分有上涨的利润空间。但是竞争对手通常会降低一些零售价来获得更大的市场,导致市场整体售价反而不升反降,因此对于市场趋同的商家来说,红利并没有这么大。
“欧元汇率不断上升,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其实,最好的结果是欧元缓慢上升,一旦快速把欧元上升,我们的零售价格也会随之快速下跌,如果长时间缓慢增长,得到的利益可能更大。我认为,欧元破8应该只是暂时,破9都有可能。可能两年之后,在欧洲打工、生活、赚钱等红利又要惊现了,当然这与市场形势还是分不开的,比如中东石油问题,欧元区内国家的问题,英国脱欧谈判等问题,都会影响到欧元短期内的不稳定性,但是长期来看,肯定是上升趋势。”张先生这样对记者说。
在谈话结束时,张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出售的商品,去年售价为12.5欧,然而到了今年,价格已经变成了11.5欧,汇率虽然在上升,但是价格却是在走低的,这与自身的品牌以及产品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得出结论,议价空间来自于对品牌的增值服务,如果没有增值就没有稳定的溢价空间,虽然欧元涨了,价格也会往下走。
“学费和日常开支压力增大了”
一位在康普顿斯留学的王同学(化名)告诉记者,欧元汇率破8之后,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学费和日常支出的压力,再加上近年来学费上涨了四倍的因素,自己的父母在汇款方面将要支出更大的数额。“我听说前几年针对一些外国学生已经出台了一个‘涨学费’的政策,现在学校对我们收取的学费是西班牙及欧盟境内同学的三倍,涨学费政策之前,普通大学学费大概为1600欧左右,按四倍价格算做6400欧的话,已经超过5万人民币,而按照1:7的汇率和1:8的汇率进行计算,两者会有6400人民币的差价出现!这也太夸张了!”他表示,本次汇率破8的时机对学生们来说十分不凑巧,正好在新生刚入学或者新的一批留学生入学的时候,需要缴纳学费,以及购置新的生活用品等,这无形中增加了一些压力。
“因为学费的关系,我选择分期付款,再加上业余时间的实习工作等,可以稍微减轻一些压力。其实最近银行方面也管得挺严的,审批什么都复杂了起来,我也听说有学弟学妹刚入学的时间段,因为银行工作较慢,迟缓了学生办理银行卡的进度,所以他们中的很多都在花现金,而且有些面额还不一定能花的出去。并且目前银行需要的用户资料更加复杂,证件、住址、电话、学生注册单,打进来这笔钱和存钱的第一笔单子在国内的购汇证明等等都是需要提供的资料,如果数额较大的话,会要亲戚关系证明,所以其实挺麻烦的。”他这样对记者表示。
“往老家汇款的时候汇得的钱更多了”
林先生作为众多来西谋生的“打工”一员,平时赚得的工资除去自己的吃穿用度,还要向国内的家人寄去一部分费用。
“前几年汇率只有6点几的时候,是真的苦,”林先生回忆起前几年的“惨淡”场景,无奈地笑了笑,“当时为了弥补这些损失,找了一份兼职,很辛苦。但是都过去了,现在日子又好过起来了。”林先生对记者说,“我一个月就1000出点头,在2015年欧元暴跌的时候,当时我的工资换算成人民币只有7000左右,几乎一半的钱都用来补贴给国内的家人。但是,随着欧元的上涨,即使在欧洲的工资没有上涨,但是换算成人民币的话,收入却高出了不少,这点我还是很满意的。”
后记
汇率上升已经是无法改变的趋势,就如同文中批发商张先生所说,应该还会持续往上走。因此,在汇率变化中如何将损失最小化,利益最大化旅西华人需要关注的课题。如果是留学生的情况,除了节衣缩食之外,还可以做一些兼职,减轻父母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