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个“低成本生产地”正在崛起,“中国制造”的zara或将越来越少!
西班牙华人网08月16日报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都享有“世界工厂”的名号,即使是在今天,中国依旧在生产制造加工方面居于主要地位。而在纺织品的生产加工方面,中国更是以其对于面料和服装的生产加工而名声响亮。然而,在世界市场的大环境当中,想要在此方面分得一块“蛋糕”的国家毕竟不在少数,而在近些年间,部分服装生产加工的地点开始向劳动力价格更加低廉、更加靠近市场的国家转移,这种循序渐进的转移,也使得世界生产地图在悄无声息中缓缓地改变。而在获取生产加工订单的竞争当中,孟加拉国、土耳其都以其“超低的价格”和“快消时尚”获得了很多“机会”。
而这样的转变所产生的效果不仅见之于世界贸易中的宏观经济学数据,从西班牙与中国之间贸易关系的趋势中也可管中窥豹。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快消时尚集团,inditex旗下除了zara,massimo dutti和bershka之外,还拥有其他多种品牌,虽然在产品的西班牙境内供应商方面有所减少,即从2014年的229家缩减至2015年的216家,但是公司的员工数量却有所增加,从6473到8362的变化使得其员工数量在短短一年内就呈现出29%的增长。另外,其海外供应方的员工增长主要是在葡萄牙(46494),但摩洛哥方面却有轻微的减少(6233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土耳其,供应方员工迅速攀升至155256。另外,亚洲地区的中国在为inditex工作的员工数量方面并没有呈现出猛烈的增长,印度是员工增加最快的一方(131435),孟加拉国紧随其后,而中国在员工数量增加方面,位列第三。
抛开世界贸易宏观经济不谈,仅就西班牙与中国之间贸易的微妙变化而言,仅在去年一年的时间里,中国向欧洲市场输送的价值就达到400亿欧元。而中国并没有因此而有所满足,依旧继续增长其对于欧洲市场的出口贸易,从2009年开始,面对其他生产大国的崛起,中国仍然完成了30%的增长。而就西班牙而言,仅在2014年,其纺织品进口就达到了52.19亿欧元。而中国在整个欧洲进口的供应方面,不仅位列第一,还与排名第二的土耳其拉开极大的举例,但在面向欧洲出口方面,与土耳其相差不大的是排名第三的孟加拉国。
之所以如今西班牙品牌的生产地点正在逐渐改变,中国不再具有明显“优势”,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来自生产成本的变化。近年间,中国方面的生产成本逐渐增加,其中,除了面料采购部门的变化之外,工人的薪水也是这一成本有所增加的原因之一。据国际工人组织的最新研究调查显示,在中国,纺织业职工的每月薪水大概在155美元到297美元之间,而在孟家拉过,工人的薪水仅为中国纺织工人的一半,71美元。而孟加拉国仅仅是众多竞争者中的一个代表,“成本优势”的比较,使得中国方面不再具备足够的“东风”,而第一生产大国的名号也因此而受到一定的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