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大批留学生来到西班牙开启求学之旅的季节,马德里的热风是助燃学子热情之火的催化剂。很多父母在孩子出国之前,都会担心孩子在国外的衣食住行等消费问题,因此不少留学生出国前的最后一个重要事项就是办理一张可消费国外货币的国内银行卡(借记卡或信用卡)。前段时间,中国外汇局出台的一项《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金融机构报送银行卡境外交易信息的通知》(汇发〔2017〕15号,以下简称《通知》)中规定自2017年9月1日起,境内发卡金融机构向外汇局报送境内银行卡在境外发生的全部提现和单笔等值1000元人民币以上的消费交易信息。瞬间引起不少海外华人和即将出国的留学生们的恐慌,这是要加强外汇管制了吗,那对普通居民的消费又有什么影响呢? 一、银联卡走向国际化 外汇管制力度不得不加强 中国银联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由80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金融服务机构,注册资本16.5亿元人民币。公司于2002年3月26日成立,总部设在上海。目前为止,中国银联卡可在境外142个国家和地区使用。2004年以前,银联作为中国的卡组织,是只能在中国大陆使用的。而现在,银联受理网络已遍布全球五大洲160多 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受理商户超过2000万家,境外支持ATM超过130万台,境外累计发卡6800余万张。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银联走向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西班牙很多银行和商家也逐步开通了银联取现和支付功能。在银联的官网上,也有针对留学西班牙的学生们提供的用卡贴士和商户优惠。在以下网址http://www.unionpayintl.com/cardholderServ/globalCard/cn/global_3/10050311?type=1中可以了解到,银联服务囊括商场、打折村、名品街、奢侈品店、文体表演和70%。除此之外,西班牙八成的ATM可使用银联卡提取欧元现金,包括BBVA、 La Caixa、Santander、Banco Popular、Bankia,以及西班牙两大银行卡网络Telebanco 和Euro6000联网的所有银行。 但是,也涉及到非法向境外转移资金的客观现实问题。在外管局2015年涉外银行卡统计数据中,位居刷卡支出第二位的交易类型就是提现,为231亿美元,占境外刷卡支出总额的17%,当然其中包括正常的境外提现。这不难让人联想外汇局近几年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外汇管制的政策。近年来,针对换汇、跨境交易等行为,央行下发了多份文件:2015年10月起,每张国内银行卡境外取现的额度已被限制为等值10万元人民币;2016年12月30日规定自2017年7月1日起,对跨境超过20万元人民币的交易,银行需要上报给央行;2016年12月31日夜间对银行下发文件,从2017年1月1日起,个人购汇申报需要细化到用途和时间。2017年6月2日又提出自2017年9月1日起,境内发卡金融机构向外汇局报送境内银行卡在境外发生的全部提现和单笔等值1000元人民币以上的消费交易信息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外汇局在通知中也表示,开展银行卡境外交易信息采集,不涉及银行卡境外使用的外汇管理政策调整,外汇局将继续支持和保障个人持银行卡在境外经常项下合规、便利化用卡。银行卡境外交易信息由发卡金融机构报送,个人无需另行申报,不增加个人用卡成本,外汇局将依法保护持卡人信息安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表示,银行卡交易重要性影响日益提升,海外交易规模更是快速增长,需要强化信息检测完整性与准确性、及时性。 因此,对于“通知”的相关内容不用过度解读,外汇局也在“通知”的开头便强调此举的目的是在随着国际协作中有关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应对税基侵蚀等要求的增加,银行卡跨境交易统计在金融交易透明度、统计数据质量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大背景下,外汇局为完善银行卡境外交易统计,维护银行卡境外交易秩序。 二、《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 跟留学生不沾边 关于由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出台的《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也在网上掀起千层浪。但是首先要明确的是什么是“非居民”和“金融账户”。 所谓“非居民”,在“公告”中是指中国税收居民以外的个人和企业(包括其他组织),但不包括政府机构、国际组织、中央银行、金融机构或者在所在地政府认可和监管的证券市场上市交易的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各国(地区)国内法有关税收居民身份的认定标准并不一致。对于个人而言,通常同时采用住所(居所)标准和停留时间标准,纳税人只要符合其中之一即可构成该国(地区)的税收居民;对于企业而言,通常采用注册地标准和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以我国为例。根据中国税法,中国税收居民个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中国税收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包括其他组织)。根据西班牙税务局的规定,在西班牙境内居住满183天的个人,即是西班牙税收居民个人。 所谓金融账户,是指用于记录各机构单位(部门或经济总体)在一定时期所发生的各种金融交易的账户,是金融交易核算的主要表现形式。 由上述信息可以看出,该“公共”中所涉及的内容跟留学生完全不沾边,因此对留学生来说,毫无影响,大家还是可以愉快地玩耍。 但是,关于“公告”解读中,也有提到对海外华侨华人的影响。在我国境内金融机构新开立账户的华侨华人,应在开户时向金融机构提供个人税收居民身份声明文件。已经在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的华侨华人,如果该账户存在境外地址、电话等非居民标识,账户持有人需配合金融机构确认其是否为非居民。对于确认为非居民的华侨华人,金融机构将收集并报送账户信息,由国家税务总局交换给税收居民国税务主管当局;确认为中国税收居民的,相关账户信息将不会收集和交换。 在中国境外有金融账户的华侨华人,如果所在国(地区)也实施了受二十国集团(G20)委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14年7月发布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华侨华人需配合当地金融机构确认其税收居民身份。确认为中国税收居民的华侨华人,所在国(地区)税务主管当局将向国家税务总局提供相关账户信息;确认为所在国(地区)税收居民的,相关账户信息将不会报回国内。 如果华侨华人所在国(地区)不实施“标准”,其本人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但是,如果其本人是所在地某投资机构的控制人,那么该投资机构在实施“标准”的国家(地区)开立账户时,对方金融机构将收集控制人的信息,也就是其本人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西班牙已经签署实施“标准”的多边主管当局协议或者双边主管当局协议,因此,在西班牙有金融账户的侨胞,在需要的时候应配合西班牙当地金融机构确认其税收居民身份,确认为中国税收居民的华侨华人,西班牙税务主管当局将向国家税务总局提供相关账户信息;确认为西班牙税收居民的,相关账户信息将不会报回国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