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6日电 据欧浪网报道,9月24日,在马德里哥斯达酒店,西班牙瑞安华侨华人经贸总会举行了第三届换届就职典礼仪式,新任会长杨永典在就职演说中谈到总会的性质与未来要进行的工作时说:在西班牙,瑞安人从事的几乎都是外贸批发行业,很多人外贸生意做的很大。经济危机开始后,华人外贸行业受到的冲击也最大,加上欧元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让很多人的生意举步维艰,对此瑞安华侨华人经贸总会今后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积极为调整华人外贸商家经营理念、理顺经营机制,为商家拓展生意新路牵线搭桥,在协助其走出困境方面做一些有益尝试。杨永典的此番讲话,引起与会者与媒体的注意。 与青田人相似,聪明与不怕吃苦同样是瑞安人的共性。那么,为什么瑞安人会偏爱外贸行业?为何他们所从事的外贸批发行当几乎都集中在箱包、鞋子上,服装三大块上?这其中的主客观因素表现在哪里? 9月28日,记者来到FUENLABRADA仓库区旭升皮件外贸批发公司,就此问题对杨永典先生进行了采访。 意大利华人皮件制造业的衰落为西班牙华人外贸批发业兴起奠定了基础与框架模式 说起西班牙目前华人外贸批发业处于的尴尬窘境以及瑞安人与西班牙华人外贸行业的关系,杨永典先生说,这首先要从意大利华人皮件制造业的兴衰说起。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差不多有十年左右光景,意大利佛罗伦萨华人皮件制造业发展到了顶峰,工业区华人箱包工厂有上千家,产品远销欧洲各国,供不应求。那时候有这样一句说法,到欧洲的中国人来到意大利不愁找不到工作,因为箱包工厂有上千家,需要大量工人,而且是多多益善。如此庞大的发展规模,如此红火的生意,主要得益于意大利皮革制品闻名世界的无形资产效应,也得益于当时欧洲宽松的市场环境。而这些箱包工厂的老板,均是来自浙江的瑞安人。 杨永典先生说,瑞安有三个侨乡,三个侨乡毗邻,相互之间有着亲情与乡情等千丝万缕的联系。改革开放初期,这些侨乡以生产廉价拖鞋迈出了乡镇企业发展的第一步,产品覆盖中国大部分地区,影响力极大,也由此奠定了瑞安乡镇企业主导产品结构,培养出一大批行业管理人才与技术工人。随着市场变化与企业管理逐步完善,瑞安侨乡乡镇企业的产品结构开始调整,向运动鞋、皮鞋方向发展。所有这些都为后来瑞安人走出国门,在欧洲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设定了所从事生意的范围,但同时也将其禁锢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行业如此的单一与高度集中,在市场一旦发生变化时就往往显得很被动。 而事物的发展也正像市场变化所展示的那样。按照在中国乡镇企业的管理方式与生产模式,当时意大利佛罗伦萨华人皮件制造工厂生产的箱包款式虽然新颖,但档次是中低档的,质量并不高,使用周期均在一年左右时间,与精致耐用、正宗的意大利皮件制品相比,瑞安人靠的是走量大和价廉的优势。当时一个款式新颖的女包批发价折合欧元只有几块,这样便宜的产品价格,在市场环境宽松,竞争对手不多的时候还能混口饭吃,一旦这些有利条件消失,企业就很难生存,尤其是后来的国货大量涌入欧洲,经济危机的造访,欧元汇率的变化,就将廉价的华人外贸产品逼到了死角,根本无法提价,也提不了价。可以说几乎失去了还手能力。对此瑞安人有着这方面的切肤之痛。 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对欧洲贸易的发展,大量中国物美价廉的国产箱包涌入欧洲,严重冲击了当时蓬勃发展中的意大利华人皮件制造业。由于国内企业是劳动密集型,加之大企业所具备的技术与人员优势,虽然国产箱包档次与质量定位与意大利华人皮件制造业相同,但在价格上要更加便宜,在如此市场环境的作用下,用户开始选择来自中国本土生产的箱包,意大利华人皮件制造业生产的箱包在欧洲彻底失去竞争力,红火数年的上千家意大利华人皮件制造厂相继倒闭。1 瑞安人开始领教了市场的残酷和厉害。 但这些在意大利从事箱包制造业的瑞安人适应性很强,在工厂关门后很快流落到欧洲各地,除一小部分人在北欧、中欧改行做餐饮业外,大部分人来到移民环境宽松的西南欧的西班牙。过去的生意理念、基础与西班牙得天独厚的经营环境,让这些瑞安人开始重操旧业。均衡自身经济实力,以及沿海城市靠近港口,地租廉价等因素,让这些瑞安人一部分来到南部鞋城ELCHE,从国内组织毛胚料,在当地从事皮鞋与箱包制造;另一些人来到沿海城市BARCELONA、VALENCIA、SEVILLA、MALAGA等地开店,继续做箱包、鞋子、服装生意,马德里则很少。与过去不同的是,这次瑞安人大都不再自己开工厂生产箱包与鞋类,而是在国内组织货源,做起了名副其实的外贸经销商,生意选择上仍然集中在箱包,鞋帽、服装三大类。西班牙华人外贸行业的雏形就是这样形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