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马德里讯(柳传毅) 继“触底利息条款”以及“合约费条款”被法院判为霸王式的不公条款后,西班牙按揭贷款合约里又有新的条款被判为侵犯性不公条款,也即合约里的“提前解约条款”。 一般而言,西班牙银行业的借贷合约里,会在关于借贷人的承诺章节部分,规定借贷人若持续三个月停付月供,足够构成毁约理由,也即银行可视为是消费者单方面违约,银行可以此为理据宣告合约终止,并有权向消费者借贷人追讨未付欠债。 这个条款的厉害处,在于当一个房贷者无论其已经供贷了多少年,而一旦受困发生持续三个月不能月供时,银行可结束合约,将住房收为己有,并向消费者追讨剩余债务。 目前,这一条款被西班牙东北地区Sabadell一法院判为无效,理由是“在执行上严重失衡的不公条款”,因而,此类“提前解约条款”被定为同样侵犯消费者权利的不公式霸王条款。 此案涉及到加泰罗尼亚大区下Sabadell市一夫妻的诉讼,该家庭于2007年向BBVA银行贷款20万8千欧元买下一幢住房,月供为917欧元。但西班牙大危机后,该夫妻均失业,无法继续月供。2016年初,BBVA银行以顾客单方违约为由,宣布将房子收回,并追索该夫妻剩余未付的18万多欧元贷款加利息,BBVA银行的理据是,执行合约里“提前解约条款”,这一条款规定,若借贷人持续三个月不供贷,即构成单方毁约行为,银行可收回抵押房,并追索剩余债务。 为免被银行强行赶出住宅和收楼,该夫妻将此条款控告到法院,法院判定这一条款无效。 当地法院的判决认为,此合约关于“提前解约”部分是侵犯性条款,“因贷款方强加的义务属于严重失衡地让消费者遭遇损害”,据此,“这种让缔约双方形成不均衡关系的条款,因其严重性,只能定性为侵犯性条款”。 代表这一夫妻的律师称,“西班牙的按揭贷款合约,100%都有类似的提前解约条款,并绝大多数地强令借贷人若发生三个月不月供,可执行提前解约和收楼,并追讨未付债务。”律师称,此霸王条款广泛存在,也因此让数以万计的消费者的权利被侵害。该律师称,如今是等候银行接受这对夫妻的“等值清债”法则,即银行收回住房,但将剩余债务一笔勾销。 什么是“抵值清债”?“抵值清债”(或可称为“等值清债”)的西班牙文为Dación en pago,意思是,当按揭借贷者无力应付月供时,可通过抵押品清偿所有债务,也即说,银行方收回抵押品房子,并将借贷人的剩余债务“清零”,即一笔勾销。 这里的等值,也即这个实物抵押品(住房)的价值,与借贷人向银行借贷的那笔贷款的价值是相等的,足以抵偿整笔贷款。在此原则下,意味着当房贷者无法月供时,可以将此抵押房还给银行,并视为已经足以抵偿全部债务,银行业也不再追索剩余债务。 西班牙社会曾呼吁将“抵值清债”写进法律,主要是参考欧美一些国家均有这样的贷款消费者保障法。不过,政府并没理会此立法诉求,因西班牙房市在过去几年,发生平均折价过半的调整,例如在2005左右买下的住房,房价比如今高两三倍。 因此,政府担心若正式立下“抵值清债”法的话,将引发大规模退房潮。但由于社会诉求太多,以及残酷的危机让许多家庭无法应付月供,政府将“抵值清债”视为一道《从业守则》,要求签订了这个守则的银行服从、接受“抵值清债”。 华人社会须关注严谨的报道和解读 避免被错误信息误导追索不公触底利息,因涉及到上百万人有权追讨,成当前西班牙社会的火热话题,而在西班牙华人社会和媒体均引发高度关注。 但我们也注意到,网络自媒体的发展,固然为华人社会在信息传播上带来便利,但某些缺乏严谨的网络平台也存在一些错误报道,例如一些微信公众号会将“触底利息”追索与“缔约费”追讨混为一谈,这些信息的不准确和混乱,只能让受影响者陡增困惑和难解。 西班牙贷款合约里到底有哪些不公条款值得侨民关注? 一、此前的年底左右,是西班牙广为人知“触底利息”被欧盟法院先后两次(2013和2016)判定为“无效”,因“透明度不足”而触犯欧盟的消费者权利法; 二、数周前,则有西班牙最高法院判定“合约费条款”为无效。这些费用是指银行与消费者在缔结一份贷款合约时,于此产生的各种费用(诸如公证费、律师费、法律行为文件费等手续费),这些费用无一例外地全部由消费者付出,这一行为被一个西班牙人诉讼到法院,法院判定为强加式的不公条款,认为这些缔结费须是分摊负担,也即银行业与消费者共同负担。这一判定也影响广泛,因几乎100%的借贷人都是全额支付这些合约费。关于这个追索,被许多人误认为就是“触底利息追索”,属于大错。 与“触底利息”争议不同的是,政府出笼了一个“法外措施”帮助消费者追讨“触底利息”,但同样被法院判为不公的“合约费条款”,则除了此次法院在此个案有判定,并勒令银行将多收的合约费退还给诉讼者外,政府无一应对措施作为判决迎合。因此,若消费者认为自己在缔结合约时一样遭遇此不公收费,只能诉讼到法院进行追索。 关于这个合同费的判决,银行业几乎一起心照不宣地给予忽略,因目前无一银行出来响应说要将多收的合约费退还给消费者,因在此“触底利息追索”大冲击下,银行业剧力避免在追讨合约费上发生“骨牌效应”。 但在最高法院的裁定出来后,为防以后被诉讼,许多银行开始纠正这种关于合约费支付的条款。到一周多前,西班牙有六家银行宣布此后将更改关于贷款合约的费用负担的条款,也即在此后的贷款合约里,因缔结合约而产生的各种费用,由银行和消费者共同分摊,这六家银行为:Santander, CaixaBank, Bankia, Sabadell, Ibercaja和BBVA。 三、如今,则是合约里的“提前解约条款”也被西班牙法院判为不公条款。也即月供停付三个月并不构成单方违约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