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华报消息(记者 木槿) 1月12日,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马久越先生音乐大师班在马德里Amaniel音乐学院举办。驻西使馆文化参赞刘雯秋女士、马德里大区代表Cristina Alvarez Sanchez女士出席了本次活动。 当晚活动由Amaniel音乐学院院长Javier Lechago先生主持。他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感谢。Javier Lechago先生向大家隆重介绍本次活动的主讲——中国著名作曲家马久越先生。他表示,正值中国传统新年即将到来之际,很荣幸中国驻西使馆在此为我们准备一场音乐盛宴。
马久越先生自幼学习钢琴、小提琴、柳琴、二胡等多种中西乐器,并在新民乐“跨界”及“世界音乐”等领域独树一帜,被格莱美音乐奖评委Jeff.rona先生评价为“世界音乐的作曲天才”。他的作品《新编十面埋伏》、《牧》更是被英国伦敦大学艺术系收入为世界音乐教材。 马久越先生在讲话中表示,所谓“新民乐”其实就是“跨界音乐”,是在保留中国民族音乐韵味的同时,创新性地将中西方乐器及不同风格的音乐形式结合、交融,演奏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跨越国界的乐曲。马久越先生还提到,这是他第一次来西班牙,西班牙音乐个性十分突出,比如弗朗门戈和斗牛士舞曲,在中国是人人耳熟能详的,而中国音乐更加内向更含蓄一些。随着中西两国交流日益增多,马久越先生希望,在扎根于中国民族音乐根本的同时,借鉴并吸收西班牙音乐热情豪放的新鲜元素,赋予传统音乐更多的生命力,让“经典古律”抓住“时代的耳朵”,用自己独特的乐思与感悟来向世界阐述中国民族音乐的新情怀。
琵琶演奏 马久越先生向各位在座嘉宾逐一介绍了中国传统乐器:琵琶、中阮与二胡。马先生说,琵琶号称中国弹拨之王,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琵琶由波斯国传入,在秦朝时出现,并在唐朝盛行,中国古代诗人也写了很多关于琵琶的诗歌。马久越先生向大家展示了中国琵琶的演变的历程,他讲到,最初琵琶的形制跟现代琵琶不同,最主要的差別在于古代琵琶是圆形的,不同于现代梨形的琵琶。现在被称为“琵琶”的主要是结合中国直项琵琶和西域曲项胡琵琶特点而成的中国式曲项琵琶。古代琵琶曾有四相13品、14品、15品等,而现在已增加到六相18品、24品、26品、28品或30品。
中阮演奏 在讲到中阮时,马久越先生表示,中阮更像是西方的吉他。中阮为中音乐器,音色恬静、柔和、富有诗意。在合奏中常担任演奏旋律或描句,具有动人的效果。担任伴奏时,丰富的节奏变化更能突出乐曲的特点。阮,相传是魏晋名士阮咸以擅长弹奏琵琶著名,他完成了改革,所以后人称之为阮咸琵琶。新旧阮的不同之处在于,现代阮即扩大了演奏的音域;又由过去的纯律改为十二平均律,使阮与其他乐器的互动配合更加融洽与谐和。 二胡演奏 马久越先生向大家简单介绍了中国传统乐器二胡。他讲到,二胡始于唐朝,称为“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二胡又名“胡琴”,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 在本次音乐大师班中,马久越先生为大家带来经由他自己创作的乐曲,这些乐曲既保留了中国传统乐器的纯粹,又融合了西方音乐的动感。马久越先生在丹麦录制的《春江花月夜》,经典的旋律唱了几千年仍辉煌不减,马先生添加进了西方的流行元素,使旋律时而奢华美丽,时而唯美动人,处处体现着泱泱大国的文明与智慧。在场观众听得如痴如醉,特别是马久越先生创作的中国云南民歌《放马山歌》,将民族小调融入爵士乐的律动中,旋律十分优美动人,充满了神奇的艺术表现力。
现场观众
合奏 现场互动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针对听众们提出的相关问题,马久越先生以幽默的语言,耐心地为在座嘉宾进行讲解。马久越先生说,在音乐学习中,真挚的情感是最重要的,对音乐的崇拜与追求,是一种最高的表达方式。对于乐器学习中的枯燥与单调,马久越先生鼓励大家要将乐器学习作为一个持之以恒的兴趣爱好坚持下去,最终都会看到自己的手指创造的奇迹。 讲座结束后,马德里大区代表Cristina Alvarez Sanchez女士为马久越先生颁发勋章,并感谢马先生通过中西音乐融合的多个视角,让在场众多西班牙嘉宾对中国音乐的恢弘博大有了直观的印象。 会后,众多音乐爱好者纷纷与马久越先生合影留念。马久越先生生动、幽默的讲解,为在座的众多音乐爱好者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音乐课,在场嘉宾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期盼马久越先生的再次莅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