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马德里讯 记者 圭臬 【引题】2017年已经到来了,但是一些遗留的烦心事却不能随着2016年的远离而消失。这些烦心事有私人的,也有社会的,对于侨居西班牙特别是居住在马德里的侨胞来说,这烦心事里面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指向性”。十天前的一场辐射人群广泛的银行账户冻结案,就是其中之一。 虽说这场从Bankia最先发起的银行客户账户冻结事件,(据不完全消息称)已慢慢的发展到了LA CAXIA、BBVA等几家西班牙银行都在彻查银行客户的资料,而且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领事部也专派了官员,与首发事件银行总行的网络运行负责人阿方索先生进行了多次沟通,说明了银行冻结客户账户,对中国侨胞、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希望银行能尽快妥善解决。银行方面也正面回答解释了“西班牙几年前出台了强化金融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西政府近年在不断加强有关规范的落实,各金融机构都在逐步执行。本银行此次冻结账户,其目的是为了推动客户信息的更新与补充,落实相关政策。有关措施并不针对任何特定群体,无论是西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都是银行的客户,都执行同等的账户管理原则。在本次账户管理工作中,事前通知客户方面的工作确实做的不到位,银行将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并对有关工作给客户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由于客户情况不同,不同人员需要提交更新的材料不尽相同,希望客户能够理解。银行正在强化与客户的沟通,并提高工作效率,力争在客户补充有关材料后的24小时内给予答复。如信息完整将尽快予以解冻,如需其他材料亦会及时告知。银行还承诺调集专业团队负责该项事务,以最快速度妥善解决有关问题。” 但是即使是官方部门都公开表示了,这是一场银行内部体系升级而给客户造成的不便与困扰,但是还是有不少的侨胞们第一时间就把这件事件,联想成了西班牙政府对华人针对性的“歧视”。 消息被报出后第二天,也就是2016年12月23日,本报的几位工作人员也都不约而同的发现自己Bankia银行卡不可以使用了,于是本报的记者也在第一时间去发卡银行进行了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本报记者了解到,其实早在2016年9月,Bankia银行就已经通过取款机自动通知、网银邮件,以及APP推送的方式,通知所有Bankia客户尽快前往开户行或通过电邮,申明自己的资金来源,否则逾期账号将被冻结。对于Bankia此举是否针对华人的问题,客户经理Mar女士表示,这是基于西班牙政府新出台的反洗钱规定,毫无针对华人的意图。同时,她也向记者解释道,最近两天以来,咨询解冻事宜的西班牙储户远多于华人。 就在客户经理回答记者问题时,一直有西班牙籍或是拉美籍客户在后面排队等着资询Mar女士关于银行卡如何解冻的事宜。 随后到来的圣诞节假期,使银行卡解冻问题似急又缓的进行着。 但截止到1月2日,记者依然能从各种渠道听到关于“银行卡冻结是对华人歧视的说法”。 真的是这样吗? 原来从2016年12月26日到30日这五天时间中,很多的侨居同胞都去银行进行过解冻业务,但是却因为侨胞身份问题,面临着五花八门的差异。 留学生提交在读证明即可解冻 在西班牙留学的中国学生,是最先向驻西使馆反映Bankia银行冻结客户账户的群体。早在媒体消息报道前的2016年12月20号,笔者去领事部办理业务时,就曾听到过当场某留学生在说这个事件。 从解冻账户的流程与需要提交的资料上分析,很多留学生去柜台办理此业务,只要把学生NIE或是当期学年的入学注册单(银行交费单或是学校成绩单等手上持有的佐证资料)给银行工作人员看一下,即可解冻。一般银行承诺24小时就可以使用银行卡进行消费,不过很多留学生反映“银行卡在解冻24小时后,只能提取现金,不能刷卡”。不过对于留学生来说,这个小阻挠不会影响到圣诞新年的快乐,“借这个机会,多刷刷国内老妈的附属卡,有理由有原因啊!”留学生们的小心思很可爱。 打工者需具备工作合同其它补充资料是否提交要分人对待 许多务工在马德里的侨胞们,银行卡里几乎是他们全部的财产,被冻结了日子当然不好过。“快速解冻、立即恢复使用”才是首要任务。“必须持有有效的工作合同”是解冻银行账户的基本资料。有读者王先生反馈道“我一直是在开户银行办理业务,几位银行的老外员工都认识我,所以我把从律师楼打出来的工作合同给银行的人看了一下,他们连复印件都没说留下,就从系统上给我办理解冻了。”王先生还说“我可能几年来一直都有正常的银行流水,没有什么无法解释的金钱进出,所以没被刁难”。像王先生这样运气好的侨胞不少,这里有几个关键词:一是提供正规的工作合同;二银行流水合理,不存在漏洞。 当然不少的务工侨胞在解冻银行账号时,还被要求说明是否上有保险?账户有大宗现金流出现时,还被要求进行说明。(有侨胞反映,超过300欧以上消费要加以口头说明)这无疑给西语不好、不爱保留消费收据的侨胞带来了困扰。 个体老板被查最为严格各类补充资料都要准备妥当 华人个体户老板,是这场银行账户冻结事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群体,也是在解冻过程中受限制最多的群体。 有不少个体户老板在解冻过程中,均被要求提供完成的报税资料、收支资料,还有的被要求提供雇佣合同。五花八门的要求让个体户老板们烦不胜烦,但不提供这些资料银行就会持续冻结账户,中小个体老板们,只能一遍一遍的跑银行送资料,再跑税务公司去开证明。资料送到银行时,不全不对不符合要求还会被银行人甩脸子上黑名单。如此反复下来,性情好的侨胞也冒了火,“专门歧视华人的说法”不径而走。 这里有华人律师建议个体户老板们:一、如果西语不好的,可以聘请翻译,或是让作账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起去银行,了解清楚必须要提交的资料是什么,统一整理妥当后再去银行进行账户解冻。二、如果感觉到银行工作人员确实存在轻视、歧视的现象,侨胞有权自由选择服务者和具体服务项目,有权对相关服务及其质量提出意见并依规投诉,有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三、银行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需要不断的增加储户来拓展业务,所以当侨胞们对服务产生质疑,或感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可以要求消号处理,不与该银行继续合作。 持有家庭团聚并已成年的侨胞账户解冻时遇到的奇葩 还有一种侨胞在银行账户解冻时遇到了奇葩的情况。这个现象笔者没有接到报料,不过有自媒体提到了这个现象。案例是“某华人老板给他两个20岁左右的孩子每月存300欧元当做零花钱,Bankia要求他出具两个孩子的工资单。该老板说女儿20出头,身体不好,心脏有病,从未工作。儿子在读书,几年下来,孩子的账户里也万把欧元,银行要他出具两个孩子存款来源的证明,这太为难他了!” 记者就这个案例咨询了一位在Santander银行工作的西班牙朋友,西班牙朋友说:“一般情况下,只要这位华人老板把女儿病例拿给银行工作人员,证明无法从事任何工作,并进一步说明每月的300欧元是给女儿的零花钱,银行不会刁难他。儿子只要有完整的上学证明,也可以说明这钱不是非法打工所得。但是如果女儿、儿子账户中的钱从来没有消费过,而且每月都是固定时间汇款,很容易形成为避税,这位华人老板不请员工,让自己已成年的孩子在自己店面打‘黑工’的情况。银行工作人员又不傻,推出强化金融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就是杜绝一些偷税漏税的现象,质疑此华人老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对于上面这个案例是真是假,西班牙银行人员是刁难还是有理有据,都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不过提醒侨胞们,在经营、融入、发展、壮大过程中,有法要依、据理力争、进退有章、才不失为长远发展之计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