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马德里讯 记者 圭臬 食品安全,是一件关乎人民生活的大事,国内曾有很多媒体报道过这样、那样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每每听闻都让侨居海外的同胞们既诟病又暗自庆幸。甚至一些从空气污染、水源污染、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的省市出国的侨胞们,对于回不回国发展,都要将“食品安全问题”考虑内在。然而随着近几年的社会快速发展,一些较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俨然已成为侨胞们的日常谈资与声讨对象。 此豆腐在保质期内就出现变质“渣化” 哪家超市、哪家货行又出现了“问题菜、问题食品”,哪里的海鲜又被检测出铅汞超标,哪个区份的家禽又感染了瘟疫病等等, 这当然不是只有我们华人食品企业或华商超市、农场出现问题,老外的超市货行同样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食品隐患,所以本报道只想针对一个食品安全的投诉进行报道,就像投诉人刘女士解释的那样“不是有意针对哪个中国货行,而是就事论事的去说明情况,希望商家能严把食品质量安全关,让咱们侨胞都能吃上放心菜。” 家住距马德里市区1个多小时车程的刘女士夫妻二人在当地(马德里周边的一个不出名的小镇)开了一家小百货店,平时都是周末开车来市区买些日用品或是中国食品。上周末也就是12月4日,因为刘女士有事,她先生自己到了马德里处理事情顺道采购一些货物,一圈转下来到USERA时已是下午5点左右了,因为着急要回去所以刘女士的丈夫就到了一直光顾的某超市,买了些中国菜品后,就没做停留立即回家了。 刘女士对记者说:先生回家后大概7点多8点的样子,她便去厨房收拾清洗准备做晚饭,但是当她清洗刚买的芋头时,发现芋头外面看着还好,但是内里“坏芯”的比较多,没法食用,于是刘女士就想改做豆腐。可是拿出豆腐一看,上面的保质期是2016年12月2日,也就是说这盒豆腐也是过期已坏的。 “你怎么不拿着小票去超市退换啊?”记者在电话里问刘女士。 刘女士解释说:“我们经常去某超市买东西,收银员都认识了,也曾多次说过如果有问题直接回来退换货就成,所以我先生一般都不会保留购物小票。”“这次我们不去退货也是因为太远了,就这么过去一趟来回开车要三个小时,太不值得了。” “芋头在购买时就觉得不新鲜了,完全可以不买啊?像豆腐当时拿货时,是没有多余的了只剩下这一盒了?还是货柜上的都是过期的产品?”记者接着问刘女士。 “其实为买菜这件事情,我与先生吵过很多次。我说了如果看着不好就不用买,买别的也是一样的,男人在这些小事上都很粗心,你告诉他需要什么什么,他就机械的买什么,不知道挑选。我知道这个也不一定完全怪超市,毕竟蔬菜、豆腐、食品等保质期都是有限的,需要超市工作人员天天理货查货,有时候一个疏漏就会出现过期的食品还在货架上销售的情况”。“我打电话也只是想借用媒体的力量提醒华商货行的工作人员注意,如果工作人员没把好关,很多像我先生这样的粗心大意的消费者买了之后,就会产生投诉啊或是抱怨。”刘女士的回答其实也是一种好意,那是否真的像她所说的,货行存在工作人员少,不及时清理过期食品的现象存在呢?记者随后就实地去了USERA两家某超市,进行了暗中调查。 同一保质期内的正常豆腐 作为消费者的记者在两家超市的冷藏冰柜中看到多种不同生产厂家的豆腐制品,从当日的实调中,记者发现类似刘女士描述的那款豆腐应是现行盒装的500克左右的“娟制豆腐”或是“老豆腐”。在三十盒左右的盒装豆腐中,大部分的保质期是到12月20日之后,有的包装盒上的保质期达到2017年1月13日。发现的马上要到期的两盒豆腐上,其保质期也是在二天之后才过期。虽然记者没有发现已过期的豆制品还在销售,但是有一款目测“豆腐已渣粉化,盒内浸泡豆腐的液体水已混浊”的在保质期的豆腐,让记者起了疑心。记者拿着此盒豆腐去问工作人员“是否已过期或是已坏掉了?”工作人员看了保质期后说“应该没事,看着不好,可以去挑别的。” 随后记者向某后台收银办公室内的一位女性负责人表明了身份,并将收到刘女士投诉爆料电话的事情也向该工作人员讲述了一遍,希望能得到解释与回答。 此某超市的工作人员说:“我们并没有收到此类投诉电话,如果觉得购买的菜、肉、食品有问题,只要拿着小票回来我们都会退换的。之前有消费者也说从我们家买到的问题蔬菜,告诉了我们之后,我们也直接按照1:2的方式召回了。现在我们货架上没有过期的豆腐,而且我们豆腐每天都是供不应求的,不存在销售过期豆腐的情况,所以在没有人证、物证情况下,我们没法说怎么解释或是解决。” “那会不会存在已过期的食品只是重新打码换包装的现象呢?”记者询问到。 “如果是在保质期内,但是打开食品发现已经坏了,可以向我们投诉,或是直接打产品包装上的厂家电话去了解情况。打电话给我们超市,我们可以了解到供货商有问题,有偷梁换柱的嫌疑,以后我们再进货时也会注意,或是取消与这类不法厂家的合作。”某超市工作人员回答说。 “可以让你们的采购负责人给我们解释一下,采购保准是什么?发现像之前的问题菜,现在的过期豆腐后,针对供应商进行怎样的处罚或是筛选吗?”记者再三提出这个最关键的问题,但是均被对方拒绝了,并且中断了对话。 【后记】 “食品安全”这四个字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很难。一是因为食品本身就存在着大量的变数:广到生产时的自然环境是否平顺合宜,生产人的经验是否丰富,生产过程中的监控等;同样难怕是储存时间最长的蔬菜、食品、肉禽海鲜、水果也都是在适宜温度下有可见的有效保质天数,当任何一种条件变化后,未加工过的天然食品都会变质变坏,所以提醒广大的商超货行,你们是生产厂家与最终消费者的中间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第一道把关者”。如果商超采购负责人不能精辨供货厂家的货品品质,将有问题的食品采购入库并上架销售,最终导致不仅是做臭自家商超的名声、顾客减少、财务受损,而且今后也很难在同行中重新具有竞争力; 而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在挑选食物时,请每一位消费者都先擦亮自己的眼睛,利用已知的生活常识去选购食品,切误将“安全把关”问题全部推到他人身上。自己都不小心谨慎,只指望别人,是不是对自己的一种不重视呢? 最后面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源头——生产厂家(包括专门从事食品批发者、食品加工商、农副食品生产者、菜农等)难到不应该每天都提醒自己正在从事关乎生命健康的事业;万一动了歪心思,想在食物上做手脚的时候,请多考虑一下如果要发这种“昧心财”的人多了起来,最终谁也难逃食品安全的怪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