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资农业化工巨头“渗透”加利西亚 “中国的影子”无处不在 从全球范围来看,农业市场中的必需品,诸如种子、除草剂、杀虫剂、甚至是为牛养殖使用的一系列药品,都已经被牢牢地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从去年的农业产品公司发票来看,就已经拥有高达600亿欧元的交易额。这似乎也从另一方面展现出了农业生产者对于农业产品公司的依赖。 从拜耳-孟山都的案例就可以看出农业化学品市场的巨大潜力,就在数周之前,德国拜耳公司完成了历史性的商业收购,斥资高于5900亿欧元,成功收购美国著名孟山都农业化学品公司,这也意味着直接获得了世界种子生产和基因研究领袖的头衔。孟山都公司此前已经拥有2000多项全球专利,而全世界范围内60%的玉米种类都是其研究的衍生产品,在通用产品的销售领域更是居于全球首位。此外,全球90%的转基因玉米和80%的转基因大豆也都是该公司的杰作,其研发的除草剂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大量的普及使用,在西班牙加利西亚地区,该公司的除草剂更是被大面积的使用,以便农场和草场更新准备,为下一次的播种提供条件。 此外,孟山都公司的其他杰作也都在西班牙加利西亚地区得到大面积的扩散,诸如德卡玉米等,而在农产品研发领域的另一巨头之一先正达,在今年八月后从瑞士手中被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成功收入旗下,从此,中国化工集团也成为世界农产品市场巨头之一,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农业科研成果”也在西班牙加利西亚的土壤上被普遍运用了。作为举世闻名的中国国有集团,中国化工曾不惜投资381亿欧元,与在加利西亚早已拥有市场的种子生产商达成合作,并借此成功获得对于该地区农业活动的掌控权。 而一场农业化学品公司的商业收购,在西媒眼中成了一场另有深意“阴谋”。有西媒表示,在这场商业收购的背后,是中国政府的“良苦用心”,中国化工作为国有企业,通过这一商业操作,可以直接帮助中国自身的农产品进行完善和强化,并借此而摆脱对外依赖。西媒认为,中国13亿人口对于粮食农产品的巨大需求量使得中国不得不对初级产品的进口有所依赖,但对于农业巨头的收购,无疑可以为中国增添不少助力。被收购的瑞士先正达公司是全球范围内的生物技术领袖,也正因如此,从收购成功的那一刻起,中国的农产品生产都将得到巨大的改善。但对于该公司的收购和其他商业行为,除了让中国本土农业产品的生产得到“助攻”,更是让挂有“中国标识”的农业用品继续成功地留在西班牙加利西亚的各大农场中。 西班牙人对此表示:“习惯了”,从一开始的中国食品店、百元店、再到后来中国投资方对于加利西亚各公司的入股和收购,直到如今对于农业化学品的强势把控,到处“都是中国的影子,也已经见怪不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