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
信息
服务
社区
扫一扫,关注我们
2016-10-8 11:42| 发布者:啊正二手车| 查看:367| 评论:0
图:梅丽为一个孩子作音乐疗法(elmundo.es摘图 / 摄影:olmo calvo) 用歌声送绝症儿童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吉他手 西班牙华人网10月08日,10月7日《世界报》报道(柳传毅编译):做了气管切开手术的儿童,几乎全身瘫痪的儿童,从窗户跌落而尚剩一口气但已无生还希望的儿童,于某原因在接近死亡的儿童,已在鬼门关前并说自己很怕的儿童,正在死亡但又对死亡一无所知的儿童... 这些孩子,被我们用流利的文字一一写出,背景是,在那个无菌空间,充满药味,四周白色纱幕,琴声在缓缓而起... “这首没有制氧机呼呼声的音乐叫什么?什么是死亡中的儿童的声音?”这个答案,大约这个女子能告诉你,她的名字叫梅丽•马丁尼-希尔(mery martínez-gil),是个吉他手和主唱,主修音乐教学,从事研究音乐疗法,并进修哲学多年。当我们对她提到一些孩子的名字时,她的双目开始呈现光芒... 从2009年到现在,梅丽帮助过五十多个儿童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站。 梅丽完全可以选择当一个音乐老师,或者自己开一家音乐学堂,或在一个乐团当吉他手或主唱,让台下的观众为她鼓掌,但她却选择了一个特别的观众:一个孩子,一个心脏就快停止跳动的孩子。 “有些孩子会很害怕,多数是一些患肿瘤的孩子,但很懂事,他们知道什么是死亡,会突然放声大哭,叫妈妈,这时,我会停下弹唱,扭过头去,自己哭一阵... 有时,当我唱完了,一些孩子会说:‘我有些怕..’” 我们在马德里拉古拿医院的特别护理中心采访了梅丽。她每周会来这里几个小时,调拨那些就要断裂的琴弦。有时,梅丽是通过一个基金会上门提供服务,这是一个名叫“生命基金会”的组织,从名字看,已无须太多的介绍了。基金会会让梅丽为那些孩子们表演一些小节目,弹奏乐器,帮助那些在垂死中的儿童,在生命的最后一站,露出笑容。 梅丽说,这是爱抚之声,但其实还有一个“梅丽效应”:处在生命终期的孩子,心率在减弱,血氧饱和在增加,而真相是,那个身系蓝色束身带,患有脑伤残的孩子,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我从教学里发现到残疾。那时,我并不特别喜欢孩子。但我不得不一个人上第一堂课。我记得课堂上有一个梳着小辫子的女孩,一对大大的眼睛,因患脊椎腫瘤而瘫痪,当我给她弹唱的时候,她突然扑倒地上,开始努力地爬行。我很吃惊,才知道自己原来掌握着一个强大的武器。” 给一个处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孩子上最后一课,须接受许许多多的承受。 有时,梅丽会在上课时强忍泪水,在暗暗哭泣,对她而言,这并不是坏事;有时,梅丽会露出悲痛的笑容,这则是她满意的一课:孩子带着微笑,离开了人间。 梅丽说:“我曾对心理医生说,哈维带着微笑去世了,而我则从医院里走了出来,坐在酒吧里平静地喝了一杯。我怎么能这样... 但医生说,‘恭喜你!因为你必须这样去接受,不然,你就不适合做这个了’。” 10月3日这天早上11点,我们和梅丽又在医院二楼相见。这次,我们和梅丽一道看望一些已无法逆转的孩子:有些天生患上绝症,有些在事故后已无法逆转,有些孩子的故事,让我们不忍心细细道出,而还有一些,则让我们不愿再继续问下去... “很多孩子的家长,会通过回避来放弃,在心坎上筑起一道高高的围墙,刻意让事情变得似乎与己无关一样,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还活着,还躺在医院里,但等于已将孩子放弃,但当他们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在笑时,态度也会立即改变。音乐起到的情感惊动作用,在干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梅丽说。 三岁的彼得罗,因一种罕见绝症而在今年夏天离世,在殡仪馆里,孩子的父母一下失控,紧紧抱着梅丽说:“谢谢您!谢谢您的工作,是您让孩子感到了幸福,我从来没看到他那么开心的笑过..” 西班牙大约有六千儿童,于各种原因,在有限的时光里等候死神光顾,而大约只有上千个孩子,依然会被家人呵护,接受爱的抚慰,倾听生命的抚慰,而在死前聆听一次“生命的爱抚”之音的,则少之又少了。这些不幸的孩子,大多数是在制氧机发出的呼呼声中,带着不解、恐惧和不情愿,离开了这个人间。 梅丽对我们说的最后一个故事,说:“那是一个患癌症的孩子,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那次,他要我给他唱一首《我要一个大英雄》,于是,我给他现编现唱了一首,歌名改成了《你就是英雄》(梅丽此时在轻轻的吟唱),我在唱的时候,孩子说要改一下歌词,他说改成...改成(梅丽此时哽咽着,说不下去,沉默了好大一阵,才继续说),孩子的歌词是:‘我还没有离开,就已经非常想念你们了’,这是孩子的歌词,他当时九岁...”
评论
在线时间:8:30-17:00
0772-5288688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