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浪解读9月20日马德里(柳传毅) 如《世界报》所言,“越来越多的西班牙人利用加油的机会进入加油站便利店购买各种日常食品、用品”,西班牙消费者这一购物习惯改变,正让大型卖场加紧行动“占地头”,这也是英国百货公司计划在三年内在全国加油站再开张1000家便利超市的原因。实际上,不仅英国公司如此,包括家乐福、DIA等超市也紧紧跟进,目的也是让自己的品牌落座全国各个角落的加油站,加上巨头亚马逊也将网购交货点定在加油站,以及诸如麦当劳快餐进驻加油站内或紧邻,让西班牙加油服务站正转型向休闲中心,不仅店内产品价格趋向容易被消费者接受,货品也更丰富多样,让传统的所谓的“小便利店”转向超市型。目前,诸如家乐福超市是结盟Cepsa加油站,英国百货与Repsol石企携手,小型超市连锁DIA也不甘落后,与BP加油站达成战略合作, 如去年我们曾报道所言,英国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是西班牙巨头石油企业雷普索(Repsol),合作计划是在雷普索遍布全国各个角落的加油站开张3500家便利店,目前已经开张上百家,紧接着的计划是三年内再开张1000家。依据两大巨头去年的合作通报,英国公司落户在雷普索加油站的便利超市以“Super Cor”命名。 注意这个命名包含Super字眼,暗示进驻加油站的不再是十年前那种日常货物稀少、主要以唱碟、零食、书籍杂志和报刊为主的“小卖铺”(以前多取名Kiosco / Tienda),而是一家Super(超市)。 大超市为何纷纷抢攻加油站? 有市场观察说,加油站正转型向不仅仅加油服务,且还是日常购物加美食场所的休闲中心,因许多人会利用加油的机会进行“小笔采购”,在周末到大中心大购物前购买当日或次日的基本需要品。 依据市场分析机构凯达(Kantar Worldpanel)此前的一项调查说,西班牙48%的消费者承认说去过加油站商店购物,这比去年提高了一个百分点。 一个百分点或者说没什么,但其实暗示着一个巨大的潜力,因同时意味着有半数消费者平均一年光顾加油站商店九次。这在十年前是难以想象的。正是购物习惯的改变,让西班牙有8500个加油服务站进驻有便利店,更是提供各种日常需要货品的超市型商店。 KPMG市场研究称,这是欧美一些国家的模式正悄然套用来西班牙,例如冰岛,人们购买日常需要品多数是到加油站商店,模式是加油站带超市,在美国则相反,是大超市连带加油站,但都是两者紧密互连。 问题是,各大超市中心为何纷纷抢攻加油站? 一是“碎片蚕食”。大型中心发现营业额在流失,其中原因有危机让人们改变购物习惯,也因网购时尚在让消费者减少了进入大中心的次数,因此这是一个蚕食碎片市场战略,例如,尽管英国公司的便利店取名为Super Cor,貌似与英国百货无关,但实际上两者的购物卡通用,在加油站购物所得的优惠累积点或积分同样适用于在英国公司百货大楼购物。 二是“品牌挽留”。大卖场在诸如亚马逊、阿里巴巴等网购巨头的强大攻势下让人们的购物习惯在改变,大型中心为留住消费者不得不以小规模模式紧靠居民,以近距离形象亲近消费者,让消费者记住品牌和蚕食碎片市场的同时,又日常地、亲民地加固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印象。另外,大公司的合作策略还包括顾客在加油站的加油费积分可应用在商店购物,也是一个绑住消费者的手段。 考虑到这些的话,西班牙未来几年的加油站可能都是服务站+超市的连体模式,让街区传统日常货物实体店的市场份额会被逐渐吞噬,更难以生存。 |